开文是两年前了,没想到还会收到这幺多新的留言。
兄妹少年的悲剧到底是什幺造成的呢?
一些传统故事里,总是歌颂女人的牺牲,或者描绘女人给男人的事业让路,再被冠以“识大体”的美名。妹妹从小被这些故事深度熏陶,是他们少年悲剧最重要的原因。
妹妹以为牺牲、隐忍,是爱的表达,是对的,是美的。好在她终于明白过来,她不需要有任何“美德”,甚至哪怕不道德,哥哥也一样爱她。
真爱绝不是为对方牺牲,或要求对方牺牲。真爱也绝不是今天三千宠爱,明天出现困境,或者为了利益事业,就要伤害对方,或暗示对方了断。
(这种所谓“传统审美”,不止我们有,歌剧《蝴蝶夫人》也是类似的女主角,温柔隐忍,牺牲自己。)
那戏文故事里,有没有真爱呢?有的。牡丹亭,梁祝和战金山。
柳杜和梁祝都冲破了命运的阻碍和束缚。
阴阳相隔了是幺?有钱有势就可以迫使我离开心爱的人?休想叫我们妥协,我们可以还魂,可以化蝶。
战金山里,金兵十万南下,韩世忠只有八千人马。情势之危急,和马嵬坡、九里山,不相上下。然而韩世忠没有让梁红玉抹脖子,没有英雄别美人。梁红玉在金山之巅擂鼓助威,最终韩世忠以少胜多。
爱的意义是鼓舞,给予信任和勇气,因为有你在,哪怕是绝境里,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不会放弃,因为你的信任,所以我做到了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书名里的金山,是战金山的金山。
良是梁山伯的梁,瑛是祝英台的英,良是韩世忠的忠良,瑛是梁红玉的美玉。
当然,任何文本一旦公之于众,作者就失去了对它的解释权,读者有解读的自由,所谓“作者已死”。所以,不是说只有我的解读是对的。还看到有一个朋友这样解读——妹妹是HK,被人夺走,终于又回到“已经发达”的哥哥身边。我在写的时候没这幺想过,但我没有资格说这个理解是错的。
我上面的一番“论真爱”是想说明,写小说,是因为我有要表达的东西。写作目的不是为了博眼球,不是为了爽或虐。床单描写也是服务于主题的,其中温情可以最直观地体现哥哥内心有多爱妹妹,哪怕她忘恩负义。
之前有说兄妹二人在九十年代曾再度分手一段时间,虐得我眼泪汪汪,但这个情节跟我想表达的主题没什幺关系,所以也就没有再写了。
同时我也承认有很多冒失的地方,比如打了一个港风的tag。后来我才知道网文的港风是指帮会、豪门背景,行文夹杂粤语词汇等等,而我以为的港风是指上世纪末香港文学的风格。评论里有几位朋友提到旧事腔调以及古典气质,真的很欣慰啊,有被GET到。
还有好多被get到的细节,比如有朋友发现,陈益清这个名字是沉亦轻,对兄妹而言这段年少旧事是沉重的,但也是过眼云烟。(突然想到还有朋友说这里暗合当时逼死杨贵妃的人是陈玄礼——陈玄礼这个,我并没有构想过,但它也是说得通的)
写得认真,也被欣赏得认真,是很幸福的事,是一种真正的被看见。
哦对了,因为一直觉得“去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有魅力,再加上主题的缘故,所以全篇描写较多的是妹妹对哥哥的爱。后来有位老师对我说,好的戏剧,结局一定要回应人物的动机。所以前几个月我加上了几千字,主要描述哥哥,以此作为对妹妹的回应。这样一来确实完整不少。
最后感谢各位朋友,我没有办法一一道谢,只能在这里说声谢谢。因缘际会,婆娑世界,我写你读,被同一个故事触动,也是一种同船共渡,至少也是百年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