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整顿3

讨论方法、布置任务、统一思想。

今天华强厂这个会议,以后面两个目的居多,尤其是最后一个目的:统一思想。

周全走后,李强接着道:“接下来是人事任命,撤除办公室部门,并入人事部,人事部更名行政部,由何新福担任经理,增加保洁科负责全厂卫生,由行政部管理,行政部职能范围负责全厂员工人事变迁,人员招聘。”

“柳艳担当厂长职务,以后有事都找她,业务部门增加十人,人员在社会上招聘,业务部工资按照提成模式发放,销售量越多工资越高,具体提成多少找财务部了解,仓库主管由行政部推荐,厂长审核。”

“接下来几天,柳艳带采购部去联系玻璃厂和包装箱厂,重新制作新品罐头的包装。业务部去联系经销商,把库存积压的罐头搞有奖销售,中奖率最好能有三分之二,让那些不想买罐头的都贪小便宜来买。尽量去库存,回笼资金!”

业务部经理宋其志道:“经销商手里的货怎么办?那些货不处理妥善,他们是不肯合作的。”

“照样有奖销售,经销商赔的钱,算在我们罐头厂头上,但前提是要先欠着。”

三分之二的中奖率,比半价销售还可怕。

如今罐头产品的价格本来就一降再降,利润奇低,李强的做法,已经完全算赔本买卖,附近市的罐头厂全得死。

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尽快去库存,增加现金流。

“这是我设计的三款罐头瓶。第一款名叫‘水杯罐头’,吃完罐头可以直接用瓶子当水杯用,瓶口还有绳索拉手,这款的瓶子要设计得便于用手抓握,而且要结实耐用,最好还能设计防烫网罩。第二款名叫‘七巧杯’,用于送礼,七个杯子为一套,要小巧,但不要太结实,吃完罐头可以用来装味精、食盐、辣椒面等等,每个杯子需要附带一个玻璃勺。第三款名叫‘千纸鹤’,罐头瓶可大可小,但要精致时尚,年轻人可以用来存零钱、放千纸鹤、放纸星星。”

“明天柳艳去把样品做出来,争取后天能开工。”

1992年的中国罐头市场,其实并没有彻底死去。

广大乡村和小县城,还有许多消费者用罐头送礼,但基本上只有春节、中秋等大节日才好卖,而且还会被麦乳精之类的商品抢市场。

小型罐头厂的困境在于,竞争者太多了,基本上每个市都有那么一家罐头厂。

而随着欧美反倾销,原本赚足外汇的大罐头厂,纷纷把目光聚焦到国内,逼得小型罐头厂难以生存。

再过几年,中国的小型罐头厂至少会倒闭90%。到了2000年左右,国内的小型罐头厂近乎绝迹,只有少数积极创新的能够生存下来。

李强打算推出的三款罐头,就是创新之作,而且还要分批推出。

首先推出的是水杯罐头,这年头的人们喜欢随身带水杯。

把罐头瓶做得结实点,美观点,再配上绳索拉手和防烫网套,绝对比专门卖水杯的更受欢迎。

而且还能满足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水杯买了,罐头吃了,岂不是直接比买水杯更划算?

这款罐头,面向全市场,老少皆宜,城乡通吃。

其次推出的是千纸鹤罐头,主要目标市场为城市年轻消费者。

瓶子美观时尚,可以放在写字桌上当笔筒、当小花瓶、当储蓄罐,还可以拿来放纸折的千纸鹤和星星。

最后推出的是七巧杯罐头,一个大礼包装七瓶小罐头,专用于送礼。

其实罐头作为礼品,很多时候留着不吃,你送我、我送你,各种转送,有时候转送两三年才开罐吃掉,大大消耗了市场需求量。

而这种七巧杯罐头的瓶子,却可以作为装食盐味精等佐料的器皿,还配有玻璃勺,以及精品包装。

这就能导致两个结果,第一,送礼的觉得很有面子,从而无视其他送礼商品;第二,收礼的觉得很有使用价值,有可能当天就开罐。

李强满肚子坏水儿,他特把七巧杯设计得不那么结实,磕磕碰碰打坏了最好,咱换新的,年年收礼都换。

水杯系列和七巧杯系列,都不需要怎么运作,很轻松就能成为爆款。可惜生意场上跟风严重,用不了多久,市面上就会出现同类产品。

最被李强寄予厚望的,还是千纸鹤系列,可以培育年轻消费群体,并打响罐头厂的时尚品牌——在食品饮品行业,品牌效应,很多时候比口味更加重要。

但千纸鹤系列罐头必须炒作,必须花钱砸广告,才能给它赋予文艺、爱情、小资、时尚等标签。

到那个时候,人们买的不是罐头,而是情怀,畅销一二十年都有可能。

这个会开得时间并不长,算是一个领导层的动员,到了六点半左右就宣布散会,从明天开始,全厂通告。

第二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不在是以前的国企,李强的威信也初步建立起来,罐头厂像是上了发条一样有条不紊的转动起来,百人要债团拿上欠条就出发了,市场部的人在广场摆了个舞台,推销罐头,三分之二的中奖率,场面瞬间变得疯狂起来,这已经不是买罐头,而是买彩票。

只十多分钟时间,工人用三轮车运来的罐头就销售一空,而他在村镇集市上卖罐头的方式,迅速得到推广。

都不用经销商帮忙,员工为了拿提成,主动帮忙到处卖。

上海市的辖区都不够划分地盘,员工甚至把罐头运到隔壁市——所到之处,当地罐头市场迅速沦陷,同行只能眼睁睁看着,除非他们也像这样赔本赚吆喝。

当库存去到一半的时候,李强迅速调整,把中奖率从三分之二降低到二分之一,相当于半价销售,却比直接降价更受欢迎。

仅仅十多天时间,罐头厂就回笼了200多万资金。

这不仅是增加现金流那么简单,更提升了广大果农对罐头厂的信心。

浙江和杭州两市的水果历史悠久,明代还做过贡品,80年代由政府牵头,又嫁接培育了新品种,若宣传推广得法,把水果卖去外地就能增加不少收入。

可惜,杭州市的黄桃至今也没走太远,只在邻近市县有些小名气,大部分都直接批发给罐头厂做原料。

随着罐头厂停产,果农们愁得不可开交。

因为八月、九月正是黄桃收获的季节,成熟的黄桃只能保鲜十几天,卖不掉的全得烂在树上。

听说罐头厂换了老板,又见罐头厂最近销量喜人,果农们自发把水果运到工厂门口——赊账?可以,打个白条就行。

就这样,李强没有花一分钱,新品罐头的果材便自动进了仓库,罐头厂的机器开始加班加点运转。

作为上海市第一家股份改革拍卖的国企,罐头厂自然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黄运生就是其中之一黄运生是空降干部,担任市委书记,来上海之前,老领导给他的任务是加速改革步法,国企拍卖形式就是他提出的,作为唯一卖出的工厂,他自然最为关注,此时罐头厂如获新生他也是要去看看。

罐头厂门口,是一担担的黄桃,果农们排着队等待过秤打白条。

见此情形,黄运生颇为欣喜,这证明工厂确实起来了。

“叭叭叭!”

司机连按喇叭,因为车子被起降杆拦住了。

门卫穿着崭新的制服,过来敬礼道:“入厂请先登记!”

坐副驾驶的秘书急了,生气道:“你没看见这是黄市长的车啊,快放行!”

门卫不苟言笑,冷冰冰道:“厂长说了,天王老子来也要登记,罐头厂一律不得随意出入。”

“你胆子好大,把你们厂长叫出来!”秘书气得不轻。

黄运生反而笑了:“有点意思,小金,你去做一个登记。”

秘书只得领命,一肚子火下车。

门卫又说:“身份证。”

“没带。”秘书没好气道。

“那就写身份证号,再签字。”门卫把登记本递来。

秘书随手写了几个鬼画符,上车抱怨:“市长,这罐头厂架子可真大。”

“到了人家的地盘,就该守人家的规矩。”黄运生微笑着说,心里想的却是:该换秘书了。

登记完毕,门卫立即拿起对讲机:“市长来访,市长来访,请派人接待!”

黄运生愈发感觉新奇,问道:“你们厂还配对讲机?”

门卫说:“是的,保卫科人手一部。”

“都是李厂长安排的?”黄运生问。

“是柳厂长,李董事长现在不怎么管事。”门卫道,他哪知道李强为了给柳艳竖立威信,手把手的教,重要决策都是出自李强之手柳艳代为传达。

黄运生又问:“柳厂长是谁?”

门卫的眼神微微有些变化却还是说道:“柳厂长就是李董事长的合伙人,厂里大小事务都由柳厂长管。柳厂长上任第一天,就制定了一套规矩。”

黄运生问道:“违反规矩的怎么处理?”

门卫说:“扣除当月奖金,直到扣完为止,扣完了就去当清洁工扫厕所。”

“这位柳厂长当过兵?”黄运生惊讶地问,他对李强虽然了解,但却没有关注过柳艳。

门卫说:“柳厂长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看样子不像当过兵。”

“有意思,有意思,”黄运生连连笑道。

门卫对上层的恩怨不了解,听到黄运生赞扬,也用佩服的语气说:“可不是嘛,柳厂长厉害得很。罐头厂以前的状况那么艰难,柳厂长才管了半个月就救活咱罐头厂。最近的水杯罐头你知道吧,连广告都没打,一摆进商店就好卖得很。以前罐头只有过大节的时候受欢迎,现在咱可以天天卖。柳厂长说了,只要罐头厂效益好,连我们保卫科的都有奖金!”

黄运生问:“听说罐头厂欠了好几个月工资,你们领到了吗?”

门卫答道:“暂时还没发。去要债的人还没回来,不过柳厂长说了,不管他们回不回来,下个月补发工资,工人都高兴坏了,也没有怨气,我感觉现在的罐头厂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那你们柳厂长还说了什么?”黄运生问。

门卫回答:“柳厂长说了,只要跟着她好好干,罐头厂发展得更大,咱们罐头要走出上海市,走出浙江省,把罐头卖到全国,出口到全世界。到时候,所有工人都能分新房,不是那种筒子楼,每套新房都有厕所,还安什么抽水马桶。”

黄运生笑道:“他说的你就信?”

“为什么不信?”门卫理所当然道,“上个月罐头厂还要死不活的,柳厂长一出手,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别人给我发不起工资,柳厂长不但能发工资,还给我奖金,我当然要信她。”

“你们柳厂长今天在厂里吗?”黄运生问。

门卫说:“在呢,今天星期天,她刚巡视完车间,在办公室。”

“开车!”

他是真想见见这位柳厂长,门卫一口一个“柳厂长说了”,证明在短短时间内,那个柳厂长已经掌握了工厂的人心。

有时候,人心,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跟柳厂长比起来,其他国企老板简直如同草包!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