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绑得像粽子

“那不是詹烛离么?!”张宁在客栈的窗户前正好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府衙门口,不禁愕然。

他安排了那么多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逮住詹烛离。

对付吴庸不是困难,但只要詹烛离跑掉了,捉了吴庸也无用;所以张宁才想方设计地收放、给他们空间,引詹烛离出洞。

不料这人不知怎地出现在了眼皮底下,老徐的人搞些什么?

正待想叫桃花仙子去问老徐,老徐没一会儿就上客栈来了。

他解释道:“咱们的人一直小心盯梢,吴庸和詹烛离见面的地方应该在染布坊东边那一片,于是我就叫人将几个口子盯住,等着詹烛离出现。不料等到吴庸出来了,却不见詹烛离,他不是从房顶跑了就是钻了哪家的狗洞!刚刚才见到他在衙门门口,咱们来不及捉他,他进衙门去了……我便赶紧上来找东家,这事儿现在怎么办?”

“詹烛离进衙门作甚……狗急跳墙想揭发我?”张宁踱了几步,又问,“吴庸呢?”

詹烛离道:“出城了,我让文君跟着,吴庸很好对付,跑不掉。只要东家下令,临时派人快马追上文君,就能将吴庸抓回来。”

“暂时先不管吴庸,咱们直接下去,到衙门行馆等着。”张宁想了一会儿说道。

桃花仙子好心提醒:“如果詹烛离向官府告发了大人,您再到衙门旁边的行馆里,不是自投罗网么?”

“我知道你怕官府。”

张宁道,“但我不怕,因为我本来就是官员,而且地方府衙根本没权力制约巡按御史;不然只要有人无凭无据‘诬告’,地方官就要扣押御史?我猜知府等会儿就要来告诉这件事,要与我商量。”

桃花仙子将信将疑,几个人遂大摇大摆地来到府衙旁边的行馆呆着。

果然不出所料,不到半个时辰,就有人来问张大人在哪里。接着知府就亲自到行馆来了,张宁装出一副热情的笑脸迎接进来。

知府是个中年人,仪表礼节的规矩表现得娴熟而自然,官场经验比较丰富的样子。

客套寒暄罢,知府便微微侧目看了一眼张宁的随从,张宁意会,便伸手做了个动作,桃花仙子和老徐退出房间。

这时知府才不紧不慢地问道:“张使君有个随从叫詹烛离的?”

张宁点点头:“是有这么个人,怎么,他又给知府大人惹了麻烦?此人是我的属下,但绝非我的随从,有点不懂规矩,请知府大人别和他计较;上回在京师,他连杨大人也得罪了……”

知府听到杨大人这三字,眼皮轻轻一跳。在此之前知府问过师爷,了解到张宁是朝中红人杨士奇的人。

他便立刻从袖带里拿出一份未扯封的书信来:“那詹烛离这回是给张使君惹了麻烦,他称信封内装着你的罪状,东西递到衙门里可把我给难住了,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后来李幕宾进了两言,才让我变明白了。詹烛离是张使君的人,有什么事儿不归咱们管,还得把东西交给张使君处置才合适。”

张宁自然不推辞,忙接了信封,拜道:“知府大人这份人情在下没齿难忘。”

“言重言重,这是应该的。”知府好言道。

张宁道:“您真是帮了大忙,这东西要是捅上去被杨大人知道了,我又得挨一顿好骂。詹烛离对您说了些什么?”

知府张了张嘴,又一本正经道:“没说,什么也没说。他不是把事儿写在书信上了,我连信封也没坼,更不知道他意欲何为。这种属下告上官的事,又不是常德府官府该管辖的范围,本官管不着啊!”

张宁露出一个笑容,问道:“詹烛离在何处?”

知府道:“我叫人看起来了,他是张使君的人,自然要交给您处置。”

于是张宁便直接叫知府把人交给自己。

一行人进了衙门,詹烛离见到张宁的一瞬间,脸都变黑了,转头盯住知府,情绪激动之下口齿不清:“你……你这昏官,欲与乱党同流合污?”

知府拉下脸,好像在说:本官不与同僚们同流合污,难道要自绝于同僚一枝独秀?

张宁喝道:“不懂规矩的小人,竟敢辱骂一府长官,来人,给我掌嘴!”

桃花仙子走上前去,二话不说一掌打在詹烛离的颈窝,将他一招打晕过去。

张宁见状心下直夸桃花仙子是个机灵人,这下晕了不会乱说话了,而且方便抓走。

张宁下令派一辆毡车到衙门里来,将昏迷的詹烛离抬上马车,赶车刚出衙门,他便立刻和老徐等人一起将詹烛离给五花大绑、堵了嘴。

然后派桃花仙子出城,快马去追徐文君,让她们将吴庸一起逮住。

吩咐停当,老徐看着被绑得像粽子的詹烛离问道:“东家要怎么处置他?”

怎么处置?张宁的脑海中闪出一个词来:杀人灭口。

他在对吴庸等二人动手的过程中,就已经考虑到了这样的结果。

想方设计把人抓住,就是为了避免他们把消息捅到京师;为了消除这种后果,除了灭口还能怎么办?

可是事到临头,他却不禁彷徨。

毕竟这回杀人和杀桃花山庄的彭天恒完全不同。

彭天恒是朝廷通缉的要犯,杀他不会受到律法的制裁;而吴庸和詹烛离是有合法身份的人,杀他们就是犯罪,是人命大罪,只要追究是要偿命的。

彭天恒不是什么好人、作恶多端,本来就该死;吴庸和詹烛离却没什么大恶,大不了贪点钱为朝廷办了些不光彩的事,可本身不是无恶不作的恶人。

两厢对比,完全不同。

张宁杀过人,当时除了心情紧张手法生疏之外,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刺激。

可是这次还没开杀,就紧张起来……

其实怒而杀人最简单,杀人不是那么难办的事,难以下手的主要原因只是担心后果。

正常的人,一旦手上犯了人命案很难安心,因为不知道哪天会事发,被清算;人命关天,很难说算了就算了。

当然也有犯人命案没有被制裁的人,同时也有躲藏了很多年有一天运气不好被清算的;更多的是,提心吊胆地活着,听到警车的警报心里都会怕得发抖。

“人不要带回沅水茶园。”张宁沉声说道,并没有直接回答徐光诌的问题。

他的思绪虽然乱,却还能有条不紊地布置事情,心里盘算着眼下应该尽量消除痕迹,丝毫没有慌手慌脚的表现。

忽然之间,他觉得自己是不是本来就很冷血,虽然两世都做着善良的普通人。

徐光诌又问:“那我们现在赶车去哪里?”

张宁想了想道:“出城。叫马夫先回去,我来赶车,你看好詹烛离,别让他出状况。”

就在这时,马车停了下来。

前面的马夫敲了敲木板,说道:“大人,茶园里派人来了。”

过了一会儿外面又有人说话,一番言语后,张宁弄清楚了状况。

方泠派人来找张宁,说有事要见,让他先回去一趟。

他心里琢磨,对于整个事情,方泠和桃花仙子都是知情者。既然方泠知道自己在办要紧的事,这时候还派人来,说明她那里也不是小事。

张宁便对徐光诌说:“还是先让马夫赶车出城,出去后将马夫打发了,你看好人,如果出了什么事,你就……算了,不会出什么事,常德府现在没人和咱们作对。”

说罢他和来的人一起回沅水茶园,径直回园子后院的别院见方泠。

只见方泠的房里还有一个戴着帏帽的妇人,在屋子里还戴宽帽子,应该是不想让别人看见她的脸。

张宁看了一眼那妇人,方泠便说:“总坛派来的信使。”

信使遂弯腰作礼:“见过张大人,属下奉教主之命,专程送书信而来。因是教主亲笔书信,属下只能亲自交到张大人手里,以图万无一失。”

张宁接了书信,见漆封未开,便拿了小刀开封,拿出书信来。信使见状也不多话,退出去等候。

一行行隽秀的好看字体映入眼帘,可是张宁此时心情沉重,对于一直想看的东西也高兴不起来。

他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字是汉字都认识,可内容竟然看不太明白,遂转头对方泠说道:“辟邪教有暗语?”

方泠点点头:“我和桃花仙子都能解。既然是暗语写成的信,可否赐我一阅?”

张宁遂大方地递了过去,方泠取来纸笔,重新在纸上写起字来。张宁只好看方泠的字,对照暗语内容。

本来他的心情就沉重和忧虑,看完信件之后更是心情复杂。

姚姬在信中说了接待建文帝那天发生的事,太子文奎应是被马皇后教唆,使苦肉计自己中毒,然后栽赃到姚姬的身上,导致建文帝怒而离去。

后果可能会对姚姬十分不利,建文帝回去后,或许会下令收回教主之权,将她隔离辟邪教关起来。

这时张宁心里除了担忧,竟然产生了一丝高兴:既然发生了那件事,姚姬当天就不可能去侍寝了。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