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风声

率众宾客迎到大门口的蔡翁是个矍铄的老头儿,穿着一身暗花绸缎。

此时的衣服料子已不甚讲究身份,商人可以穿缎子,农户如果有那财力当然也可以穿;甚至那教坊青楼里的伶人,有的穿得更宫廷贵妇似的。

薛崇训贵为国公,就是他身边的张五郎也是个县侯,公侯临门,那蔡翁一介商贾是觉得特有面子,满面红光。

故意提高了音量介绍给客人:“咱们鄯州的刺史卫国公薛郎,金吾卫将军岭南县侯张五郎……这位娘子是陇右程节度使的侄女。”

那音量是生怕左邻右舍都听不见似的。

商人在唐朝的地位也略逊于农户,更别和士族相提并论了,不过唐朝立国已近百年,社会日趋稳定,商人有钱了能结交各个层面的人,其能量根本不是老实本分的普通百姓可以比拟的。

薛崇训因有现代人的意识,对商人身份的人更无多少偏见,又见张五郎对蔡家小娘很是看重,当然就要给他面子了,对来迎接的人也客客气气的很是和气。

但见人众中有几个金发碧眼的人,薛崇训便笑道:“西方有句话,不是你们听说过没有:未来征服世界的不是帝国军队,而是商队。”

“卫国公过誉,不敢当不敢当。”

众商贾被刺史这么一捧,大为受用。

他们当下也是大拍马屁,赞誉薛崇训这刺史当得如何如何好,如何勤政爱民云云。

薛崇训心道:老子每天无所事事,当真是勤政啊。

一行人相互吹捧着入得大门,到了厅堂之上,里面摆着壸门案、腰圆凳,大伙分高低入座,很快奴婢们便端着各色佳肴美酒进来。

蔡翁轻轻一拍巴掌,便有一群衣裙单薄的胡姬鱼贯而入载歌载舞好不快活。

其实薛崇训觉得没啥意思,除了说一些场面上的废话和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纯粹是为了给张五郎的面子而来的……

要说有什么期待,那便是想看看张五郎一见钟情的小娘究竟如何美貌。

可惜搞了半天都没见着人,心道这蔡家的女儿倒是装起大家闺秀来了,连人前都不来一趟。

酒到酣处,那蔡翁便请张五郎赋诗一首让众位欣赏,果然是以月亮为题。

张五郎之前一直没咋说话,估计心里就一直在默念王昌龄作的那首诗,看样子已经背得烂熟,当下便娴熟地背将出来。

也不知一干人等听懂了没有,二话不说便大加赞扬。

张五郎背诗时,薛崇训默默地左右察看,心道:这时候说不定那蔡家小娘正躲在什么地方偷看张五郎。

可惜未能一饱眼福,薛崇训觉得此行更无意味。

……

中秋一过,薛崇训在军务上作出了一些人事调整,以张五郎为守捉统率鄯州军二十个团;其嫡系部队飞虎团的校尉人选由鲍诚升任,李逵勇改左旅旅帅,右旅旅帅由一个叫殷辞的队正升任。

程千里那边也在调整部署兵力,主力南调入廊州,让将军李奕率剑南军八千人留守鄯州,同时下令鄯州军主力西调至鄯城,守备鄯州西面屏障,张五郎作为守捉也随军去鄯城了。

战争的气息越来越重,市井间传言廊州那边在大量征兆民夫采石,说是要修工事。又有的说不要去伏俟城买马了,要被当细作抓起来。

更有传言说吐谷浑人被吐蕃教唆,起兵号称二十万要从石城堡那边过来打鄯州。

有的商人还对去年那次大规模入侵心有余悸,想趁早躲避战祸;又有人出来辟谣,说鄯城以西还有几个唐军据点,那边都没动静,不用慌张,就算打进来了,鄯城未破之前鄯州都没有战祸。

那些都是不明真相的百姓听着风声猜雨声,反正弄不太清楚怎么回事;而薛崇训能得到程千里那边发来的军报咨文,能了解得确切一些。

他能知道的情报是唐军官健主力已经翻过积石山到了吐谷浑境内,廊州河州沿边境山脉一线都在修工事,暂时还没有和吐蕃军主力交锋。

忽一日,留守鄯州的将军李奕急匆匆来到薛崇训的签押房内,还没见礼便说:“刚刚收到节度使急报,获悉吐谷浑军正在石堡城西线。谨防敌军入境,请卫国公立刻向鄯城军传令戒严,边境各哨各据点提高警惕。”

那李奕是剑南人,个子没北方人高,长得倒是敦实,看样子年纪也不大,顶多二十多岁的样子。

新招的这批健儿从将帅到士兵都比较年轻,除了经验不足,倒是有个好处比较好管束,健儿的军纪一向都很好。

薛崇训听罢说道:“吐谷浑人会打鄯州?是了,节度使把大军都调到南线去了,人家自然要避实击虚。”

李奕抱拳道:“卫国公勿忧,节度使早有预料,故留李某在此增援防务,如今鄯州边军加上剑南军共计一万二千余,比陇右道任何州郡驻军都多,可保万无一失。”

薛崇训想了想这才稍微安心,当下便提笔写了封信笔信,用漆封了差信使快马送去鄯城给张五郎。

这天之后,薛崇训的心情就没有以前那么轻松了,每天睡觉的时间也少了不少,而且近两日眼皮老是跳,搞得他心神不宁的。

张五郎刚接手鄯州军,还没摸熟水的深浅,更别说他第一回管那么多人,薛崇训总觉得不太靠谱;虽然有鄯州老将陈石塘为副也许要好一些,可陈团练这家伙本身就是个不靠谱的人。

要是有一个人,既有张五郎的识大体知进退,又有陈团练对鄯州军的经验,那就好了,可这样的人一时上哪儿找去?

驻扎在鄯州的剑南军将军李奕看起来也太年轻,这厮究竟如何,薛崇训照样不了解。

虽然有句话叫英雄自古出少年,自搞龙城的霍去病当初也很年轻,可是几百年才能出一个霍去病呢?

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薛崇训对那个李奕照样不甚放心。

晚上回到内衙,薛崇训的心情照样不太轻松,程婷看在眼里,便问他有什么心事。

他心道那些事儿和一个女人说管什么用,便强笑道:“没事。”

程婷又问道:“我听别人说蛮子可能会从石堡城那边入境侵鄯州,郎君是不是担忧战事?”

薛崇训哈哈笑道:“怎么可能?当初我只身纵横吐谷浑境内毫无压力,如今有万余官兵在手,敌兵还没打过来,我这就害怕起来了?”

本来以为这么说能体现出自己很牛逼,这种畸形的自尊心连他自己都理解不了。

不想程婷听了并不高兴,幽幽地说:“人人都说郎君对我千依百顺,可你平日和我玩笑便是高兴,一有什么事就瞒在心里……我对你究竟重不重要?”

薛崇训听罢额上起了两道黑线,骗她还是说实话?

权衡之后还是只有骗她了,按照薛崇训的经验,对女人就得哄,坦白从宽那是扯淡会有无尽的麻烦。

当下他便正色道:“当然很重要。”

“哪里重要?你又不缺女人,论美貌我不及金城县主,我自己都不知道……”程婷的情绪有些失控,“是不是因为我是程家的人,你们要用我作为平衡的棋子?”

薛崇训听罢愕然,本来她说的是实话,可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他沉吟片刻,抓住她的手道:“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们每日相处,你亲自为我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日久生情,岂能没有半点情义?平淡才是真,就是一块石头捂胸口久了也热乎了不是,别多想了。”

程婷一听大为受用,更是不依不挠,伸出手臂搂住薛崇训的脖子:“那你告诉我在想什么。”

薛崇训只得把那军务上的忧虑说了出来,也不管程婷听不听得懂,不料说出来之后心里竟然好受了许多。

程婷听罢说道:“郎君两次救了那陈团练的性命,他如不听张五郎节制,也太不领情了,任谁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极力维护郎君的人。五郎有了陈团练做副手,军令应畅通无阻,鄯城有四千官兵,固守城池无碍……万一鄯城失陷鄯州危急,叔父定然会回兵相救。郎君无须太过忧心了。”

薛崇训在地上踱了几步,沉吟道:“如果吐蕃联军大举入寇鄯州,说不定正中程千里下怀,他正好利用鄯州牵制敌军大股人马,减少南线压力,以便更加容易构筑起南线防御……”

程婷笑道:“你是当局者迷,只想着那打仗的事儿,其实这人情世故关系可大了。和打胜仗比起来,郎君的性命安危更让叔父挂怀……你想想,要是鄯州被围不幸城破,这事情要是传回长安说叔父见死不救让你阵亡了,他就是打十个大胜仗也补不回来这过失,那他还有什么盼头?”

薛崇训听罢恍然道:“你这么一说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就算程千里御敌心切,可谁没有点私心,谁不想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