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讨逆

昼短夜长越来越明显了,洛阳城即将开门的时候,天色还没完全亮,只有东边刚刚泛白。

冰凉的清晨笼罩着淡淡的薄雾,进城的大路上时不时有挑着蔬菜担子的农户路过,早市生意最好,城郊的农户自种的菜可以担到集市上去卖几个钱。

大路上有一大队骡车,浩浩荡荡的起码有几百人,过路的人都让到道旁,好奇地看着他们。有说是矿上的,运铜去码头。

当头一个络腮胡的大汉,脑袋长得奇形怪状,形同一个胡萝卜,又如一根“棒子”,正是李隆基的高丽家奴王毛仲,但他早已升到东宫卫队的统帅了。

他们的骡车里上头铺着几块铜料,下面全是盔甲兵器。

古都洛阳已经隐隐在忘,这确实是个很古老的城池,相传自夏朝起就在此建都,前后有近百个君王在这里登基。

在淡淡的晨曦中,寥寥的薄烟里,它安静地矗立。

押运骡车的汉子们都不禁目视前方,默默地看着若隐若现的城楼,这里或许是他们发迹致富之地,也或许是葬身之所。

一个在骡车边上步行的后生悄悄说道:“队正,您说陛下这回能赢么?”

“废话!”

坐在骡车上护着“货物”的人瞪眼骂了一句,“输了一回就丧胆了?上回陛下是不慎败在了太平公主手里,就咱们承认太平公主比陛下略胜一筹,可现在她不是归西了么?陛下还四两拨千斤赢过韦皇后呢,谁是咱们的对手……”

后生道:“可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训没死,您不是不知道,在武德殿前那小子的人多猛!”

“你懂个屁,竖子靠他娘才能蹦达,争权又不是街头打架,可不是谁打得赢就中用。”

队正悄悄说了一句,“别说话了,一会被上边的人听见了要挨鞭子。”

于是周围又恢复了安静,只有车轮子和骡马发出的一些噪音。

距离城门已经不远了,众人走了一阵,便到了城门口。

只见门口很多人,大多是些菜农和住城外的小商小贩,城门没开之前就等在那里了,一开门便向门口涌去,加上守门的军士看见可疑者要检查箩筐,一时就显得有点拥堵。

车队行至城门前便停了下来,矿主张家兄弟从马上跃了下来,走到城门口和军士说着什么。

这时一个披甲的将领走了出来,接过张家兄弟递来的文书看了一会,然后面带笑意地张家兄弟说起话来。

城门口有点吵闹,外面只见他们在那有说有笑,也听不清说了些啥。

那公文是府里开的通行证,盖了印的,而守门的将领也得了府尹姚崇的话,让他给张家兄弟行个方便。

那将领和姚崇的关系很好,而且上头都放话了,有什么事儿也不关他的事,何必干得罪的事?

将领只道是姚崇收了人家的好处,给人行方便而已。

于是王毛仲这帮人便大摇大摆地运着骡马陆续进城去了,连一点阻拦都没有。

边上张家兄弟和那将领还说着什么笑话,这跑江湖的生意人,闲话乐趣特别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个人都能扯上关系,张家兄弟一阵笑谈,直逗得那将领捧腹大笑。

待车队全部都进城了,张家兄弟才和将士们挥手道别,翻身上马追车队去了。

到现在为止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头功还得算在姚崇身上,他就是洛阳府的长官,从内部都变质了,难度骤然降低了许多。

不然洛阳作为军事重镇,别说几百卫队,就是调大军围攻,一时半会也别想攻下来。

王毛仲带人径直赶往码头张韦的地盘上,两个人出来接应了他们。

一个是张韦,另一个身材高大脸部有棱有角的汉子是高力士,样子是魁梧有力,除了没有胡须,真看不出来是个宦官。

张韦把众人带进一个存粮食的仓库场地,把骡车都赶了进去。

这时天已经大亮了,远远地能看到城中四处都炊烟缭绕大约是还是造反时间。

张韦见到炊烟也随口问他兄弟:“你们吃饭了么?”

“五更就在矿山吃过了。”张家兄弟说道。

“那成,都穿上盔甲带上兵器罢。一会咱们先去马行取马,虽不是战马,将就着骑。”

众军遂纷纷掀开遮在骡车上的麻布,把上面的铜料搬下来,只见里面明晃晃的盔甲刀枪保养得还不错。

平时他们存在军械时上了黄油的,虽然出动之前用草纸把黄油擦过,但仍然留下一股不纯的黄油味儿。

两档铠、马槊、横刀,弓弩箭羽一应俱全,东宫卫队的装备本来就优良。

众军装备妥当之后排列成队形,形象顿时大为改观,原本破破烂烂的苦力一下子就变成了军容严整的军队。

过得一会,只见一个身材瘦削的文士骑马到了门口,张韦喊道:“自己人,放人!”守在仓库门口的汉子们这才放人。

来者是姜浩,李隆基身边的心腹谋士之一,当初和太平公主蓄势待发时,他送了李隆基一把横刀,谏言“当机立断”。

姜浩抱着几卷黄色绸布走过来,双手递到王毛仲面前:“这是姚相公准备的战旗。”

王毛仲展开后是四面旗帜,两面相同的书“尊皇”,另外两面“讨逆”。众军见状,神情为之一振。

“陛下敕命。”姜浩又说了一声。众人忙跪倒在地,俯首恭听。

“以张韦为讨逆大将军,节制各军;王毛仲统帅六率。成败在此一举,愿诸位同心同德共襄盛举!”

姜浩飞快地说完,又说道,“事不宜迟,姚相公那边已准备妥当,咱们这就出发,取马先去府衙与陛下会合。”

张韦举起刀鞘喊道:“把旗挂起来,出发!”

以张韦王毛仲等人当前,众军列队从仓库场地里开拔而出。

到底他们是一支完整的兵马,队列军号还没往,行进起来有板有眼,匡匡的脚步声整齐划一颇有声势。

众军来到王毛仲的车马行取了马匹,便直接来到南北大街上,高举“尊皇讨逆”的旗帜,大摇大摆地向北开进。

沿途的百姓市民见此情形自然惊慌,明晃晃的刀枪把很多人吓得四处奔跑鸡飞狗跳,有胆大的却躲在巷口瞧那旗帜,想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何事。

全副武装的骑兵队列在城中央横行无忌,洛阳城的守备部队一时半会根本来不及反应。

城中武备主要在几处地方,各城门内的城防军队,然后府衙内外的守备。

指挥中枢就在府衙中,由府尹及长史等幕僚集团控制,本来睿宗朝开始国内重地设有都督,但唐朝的都督实在没有多大的权限,和三国时的周都督是两个概念,几乎形同虚设。

因姚崇及幕僚投向李隆基,导致东都权力中枢瘫痪,城中各处守备没有接到调令,将帅无权擅自行动,所以张韦率军冲向府衙时如入无人之境。

待众军到达衙门外时,果然见得李隆基及其心腹和姚崇等人在一块儿,大伙便汇合到了一处进去。

府衙守卫听命于官僚,不仅不抵抗,更开门迎接,犹如会师一般。

数百骑兵连同府衙守卫一起冲到官吏办公之处列阵,姜浩上前高声劝说洛阳官吏加入阵营,他大声喊道:“专权者太平遭天谴归西、伪临朝者昏庸无能,朝廷权柄落入奸人之手,国难当头,我大唐之士气节何在?今有上皇正嗣匡扶社稷……”

一番煽动之后,姚崇也劝说诸公出门同谋,他们又见外面兵马陈列,许多官吏便从里面走出来加入李隆基麾下。

这时一个青袍官儿走到门口破口大骂起来,刚骂两句,只听得“嗖”地一声,一箭便飞进他的额头,顿时“扑通”一声仰面倒下。

众官见状脸色煞白。

李隆基当即一声令下,王毛仲便带兵马冲了进去,二话不说便行屠戮,古朴充满墨香文案的办公之所立时便成了修罗场,人头乱滚血溅门窗,里面的人被砍了个干净。

然后李隆基及其党羽来到了大堂上,在公座上入座。

政变程序他们早已议定,当下便同时办两件事:让府衙盖印下令四门守备将军到府中面圣,里面有好几个将领都和姚崇等官僚交好,事到如今愿意同谋者定然不少,剩下的如若反抗便兴兵讨伐……

他们要让部下率军对抗曾经合法登基称帝的李隆基,恐怕无多战心;第二件事便是把早已写好的极具煽动性的檄文张贴各处。

洛阳有许多在长安权力斗争失败后贬官罢职的官吏文人,恰恰唐人又十分自信自大,有点墨水或能耐的人都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本来应该成大事的结果因为没人赏识才落魄至斯,听到风声必定会有不少人要抓住机会投奔过来搏上一把。

也许有人会怀疑李隆基能不能成事,但也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成就功业的大好良机,毕竟现在的朝廷中枢乌烟瘴气并不得人心。

李隆基党羽接下来要干的事儿就是快马传报那些以前秘密联络过的门阀士族趁机起事,壮大实力。

很多人早就对当今朝廷不满,一肚子牢骚,正缺一个站在高处振臂而呼的人,李隆基这样显赫的身份无疑是最佳选择。

比如崔日用那样的已经够胆小谨慎了,一听到洛阳政变成功的消息也要溜出京师跟着造反。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