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全社会的关注!】

中午。

所有人都沉浸在悲痛中。

不仅仅是文艺频道的人,其他频道和部门的人也都一样,魏编辑的事迹他们都知道,全台上上下下很多人都受过魏编辑的恩惠。

有几个电视台里跟魏编辑相熟的老同志还特意请了假,去魏编辑家帮忙,帮着那边料理后事,他们也是怕魏编辑唯一的女儿经受不住这个打击,他们不放心。

这边。

《百家讲坛》栏目组。

一个张烨不认识的青年推门进来了,他进屋后先看了张烨一眼,然后不太客气地对胡飞道:“胡监制,台领导让你去一下。”

胡飞一抬眼,跟着他走了。

小吕一愕,“这人不是咱们文艺频道的啊。”

“台领导?电视台的领导找胡哥?”大飞也预感不太好。

果然,十多分钟后,胡飞一个人回来了,对张烨道:“台里说你当众辱骂和威胁同事,给了你一个记过处分,扣你三个月奖金,停职一周。”

张烨一脸无所谓的表情。

侯哥却不干了,“凭什么!他们凭什么给张老师处分!”

“还是台领导那边给的?”小吕气道:“怎么都惊动上面了?”

大飞道:“那还用问么,肯定是王水新那里报上去的,他告的状!”

大家都看得明白,张烨刚打了王水新的儿子,还把他儿子送进了拘留所,是王水新儿子有问题在先,所以风波还没过去的现在王水新不好跟张烨动手,但今天张烨骂了他的秘书,是一次新的事情了,王水新自然找到了由头,但还是不想在魏编辑死后的现在再落下一个公报私仇的名声,于是才跟上面打了招呼吧,处分也是台里那边下达的,看得出,有台领导跟王水新关系很好。

张烨整体东西起身,“那我先回去了胡哥。”

“就停职一周,下周你再来,没事。”胡飞安慰道。

张烨跟同事打了声招呼,便拿着东西出去了,临走时他深深望了一眼魏编辑工作过的办公区,转身下了楼。

车上。

张烨给曾经电台的同事王小美打了一个电话,“喂,小美老师,忙着呢么?说话方不方便?”

王小美淡淡道:“刚录完节目,方便。”

“有点事求你,新闻频率那边的人,你熟吗?”张烨问道。

“谈不上熟悉吧,但都认识,怎么了?”王小美道。

张烨道:“我这里有个新闻素材,我想曝光一下,是我们电视台里的一个老编辑,叫魏建国,他……”张烨花了五分钟的时间,把这件事从头到尾来龙去脉都跟王小美说了一遍,“你看能不能上咱们电台的新闻?”

王小美想了想,“你说你们文艺频道一把手公报私仇把魏编辑活活累死的事情,肯定不能报,毕竟我们也是属于京城电视台的,电台早跟他们合并了,领导不会答应这种事的,但是单独是魏编辑的事迹,肯定是可以报的。”

张烨只好道:“好,那就报这个。”

“行吧,我帮你联系一下。”王小美答应道。

“那就多谢了,改天请你吃饭。”张烨说完就挂了电话。

王小美办事还是很靠谱的,而且她可是京城广播电台的台柱子,面子也很大,大概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在电台《新闻直播间》的栏目中就出来了,那边肯定也是有记者去详细调查过了,查得很清楚。

“魏建国——一个平凡的名字,一个平凡的人,可是当听到了他的事迹,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觉得他平凡,二十年间,他仅凭着自己微薄的收入,省吃俭用,甚至休息日还去大街上捡破烂,用这些钱资助了足足一百五十九个孩子!有失学的儿童!有患病的孩子!有被抛弃的孤儿!整整一百五十九个!当然,这只是我们从魏建国家人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至于具体数字,可能只有魏叔叔一个人知道了,而我们可能也一辈子都了解不到了,因为在昨天夜里,魏叔叔因劳累导致的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

“下面,让我们来听几段采访。”

电台那边把这个做成专题了,不是就简单的报导。

“你好,我们是电台的记者,你是魏叔叔资助过的孩子吗?魏叔叔平时是个什么样的人?”

“呜呜呜!”

“小妹妹,你先节哀,魏叔叔的事情我们也很抱歉。”

“魏……魏爸爸是个好人!呜呜!大好人!他对我们……呜呜呜……都是对亲生孩子一样……的!一开始,魏爸爸帮助我们,我们……我们都以为魏爸爸是大老板……以为他很有钱……可……可后来才知道,魏爸爸只是一个普通员工……他的钱都是他的工资和捡破烂捡瓶子换回来的!但……但却都给了我们!有一次……我病了,魏爸爸不知道怎么知道的……当时就来了医院看我,医生说需要动一个小手术……呜呜……魏爸爸二话不说把钱给交了……呜呜……后来我才知道,拿给我交手术费的钱,是魏爸爸的亲生女儿第二天要交的大学学费!”

在电台录音里的那个记者似乎也动容了,一时无声。

只听那个孩子在不断哭泣,“为什么啊!课本上和老师一直告诉我们要做个好人!好人长命百岁!可为什么魏爸爸走了啊!记者阿姨!呜呜呜……他们说魏爸爸是操劳过度才导致的心脏病!是不是我们害死了魏爸爸?魏爸爸是为了帮助我们……才去捡瓶子,才去每天加班的!是不是我们害死了魏爸爸?”

孩子的问话,一下子打在了很多人的心上!

那个负责采访的记者,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的采访,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

“大姐,您是魏爸爸的邻居吧?请问在您眼里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老魏人太好了!我们邻居有什么事他都帮忙!人缘特别好!这么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啊!”

“你们知道他这些年资助了这么多孩子吗?”

“不知道啊,谁也不知道,我们就知道老魏在电视台上班,当编辑,从来没听说过他资助孩子了!就知道他们家生活条件不是很好!那次他女儿上大学,连学费都交不起,听说是老魏后来死乞白赖求着学校领导,才让学校答应延缓一段时间的。唉!老魏就是这种人!他做了什么事都不喜欢说,不喜欢挂在嘴上!有一次我家里没人,就我儿子在家,发高烧,我儿子迷迷糊糊地跑到老魏家,老魏带着我儿子就去看病了,事后还告诉我举手之劳不让我放在心上,可我后来问我儿子才知道,我们胡同很长,里面车子多,救护车根本进不来,老魏是抱着我儿子跑了足足一公里才赶到医院的!可这些事,他提都没有提过一句啊!”

……

新闻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其实不止是京城广播电台,同一时间,京城好几家报纸媒体都有报道,甚至京华时报都在位置极好的第二版放上了魏编辑的照片,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京城电视台那些了解魏编辑的人爆出来的,不是就张烨一个人认识人,大家都是搞媒体工作的,谁没有几个人脉和认识的朋友和同学?

而且这件事也确实具备了一个能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闻条件,所以魏编辑的事迹在他去世的当天就传遍了京城!

一家广播媒体,七八家报社媒体报导!

这件事顿时炒得沸沸扬扬了,国内其他地方也有了关注的人!

尤其网络上,这种开放式的传播渠道,这事儿一出,一下子引起了广泛热议!

“好人啊!”

“怎么世界上还有这么善良的人?”

“我感动了!在魏爸爸面前,我真的自惭形秽!”

“是啊,那些搞慈善的人,那些自誉为全国道德模范的人,好多人做了一件事都很不得嚷嚷着让全世界都得知道,让人知道他们做了什么,让人们崇拜他们夸赞他们高尚,这是高尚?我以前觉得是,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看了魏爸爸的事迹,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善良是一种发自内心更深层的东西,是问心无愧的一种人性,是不一定需要人知道的,不是喊出来的!”

“楼上说得好!”

“昨天也是他们电视台吧,那个好像还挺有名的写《一切》的叫王水新的诗人,也是电视台的频道负责人,不就是帮助了一个失学孩子吗?结果昨天报纸全都是这个,大家在网上也一片赞扬他,我当时也发表了评论,觉得作为电视台的干部这种事情是该提倡和肯定的,做得很好,可现在想一想,跟魏爸爸比起来,这算的了什么?”

“一路走好!”

“魏爸爸,我们会永远记住你的!”

“诶,我听说魏爸爸是得罪人了,被人刁难死的!”

“什么?怎么会?”

“我也是听说啊,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听说他是得罪台里的某个人了,然后成天被要求加班,根本不是魏爸爸自愿加班的,因为加班也没有加班费和奖金,最后都会被找由头给扣掉!”

“是不是造谣啊?”

“还有这事?不会吧?”

“如果是真的,我草!那可太可恨了啊!”

“我也不确定,反正我一说,你们一听就行了。”

可是,这个发在论坛上的帖子,很快就被人删除了。

张烨恰好翻到了这个帖子再看,可是当他翻页的时候,却被告之帖子已删除或不存在,心中就是一沉!

什么意思?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这跟张烨那时候被抓时的舆论状态多么相像啊!

到了最后,京城电视台估计也是不得不说话了,于是也在京城BTV-新闻频道里播出了魏编辑的事迹,还说他们以前都不知道,现在才听说,也为有这样的同事而自豪——这是纯熟扯淡!

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包括他们,其他所有媒体虽然报导了,但也只是局限于魏编辑的事迹中,至于他在单位的情况和其他事情,根本一概不提,一个字都没有露,连那些小报社都没有说闲话的,也不知是顾虑京城电视台这个大媒体,还是给王水新面子。

不然的话,按说魏编辑被人“害死”的新闻报道,很多报社都应该会抢着报的啊!

不管是事实真相还是哗众取宠,这都是话题啊!

不可能没人惦记!

事实看来很明显了!

张烨也是搞媒体工作的,这个要是再不明白,那他也就白活了!

这一次,幕后又有人在操纵着舆论的方向,让民众们只盯着魏编辑的光彩,从而忽略魏编辑因何去世!

好一个王水新!

你也就这么一招了吧?

张烨眼神突然越来越坚定了起来,好,既然没有人揭开这件事,既然没有人敢报道这件事……

那我来!

我拼了不当这个主持人了!

我拼了以后都不在电视台干了!

我他妈也要给你丫王水新拉下马!

如果是平常的语言,张烨也没有这个本事,更没有这个话语的能量,他就算把王水新的嘴脸公之于众,别人一来可能不会相信,二来,可能也不太会关注,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太有名气的明星,但光说话不行,不代表张烨没有其他办法,他还有一个所有人都会顾忌的手段——他的诗!

张烨的话力度有限,但张烨的诗,却一直受到极为广泛的关注,就像他进派出所时,就是靠着两首诗出来的!

这其实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

或者说是一个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

有人也许会说,说话都没用,写诗就能引起关注?

对张烨的情况来说,还真是这样,举个例子,历史上死了那么多无辜的学生,他们的名字有谁会知道?

有谁会记住?

没有几个!

但其中,一个叫刘和珍的女学生却是在张烨那个世界几乎所有人都记得的!

为什么?

就因为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记念刘和珍君》!

文学,只有文学,或许才有这个力量!

张烨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和主意了!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相关小说